產品名稱:PhD實驗型高壓均質機
產品型號:D-6L
產品品牌:PhD
產品產地:美國
英文名稱:PhD High Pressure Homogenizer
產品應用:乳液、分散體、細胞破壁、脂質體
產品原理
由電源(110V/220V/380V, 60/50 Hz) 驅動PhD高壓均質機的一個或者多個泵柱塞做往復運動,物料在柱塞作用下進入可調節壓力大小的閥組中經過特定寬度的限流縫隙均質區,瞬間失壓的物料以極高的流速(1000-1500米/秒)噴出,在均質閥內產生三種效應:空穴效應、撞擊效應、剪切效應。經過這三種效應相互作用處理過后,物料粒徑可均勻細化到100nm以下,細胞破碎率大于97%。
產品參數
產品優勢
應用背景
1971年,英國Ryman等人開始將脂質體用作藥物載體。隨著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和發展,藥品制劑技術先后經歷了第一代普通針劑、片劑;第二代緩釋制劑和第三代控釋制劑三個過程。脂質體技術被譽為“生物導彈”的第四代靶向給藥技術,也是目前國際上最熱門的制藥技術。
應用優勢
脂質體是目前藥物輸送系統中研究極為廣泛的納米藥物載體。利用脂質體可以和細胞膜融合的特點,將藥物送入細胞內部。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具有高度的靶向性增加藥物在靶點聚集、能有效保護被包裹藥物并可控釋緩釋藥物、顯著提高藥物治療指數、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即脂質體給藥系統在降低藥物毒性、增加載藥效率,實現靶向和提高藥物療效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為:作為藥物傳遞載體,由于脂質體具有低毒性和免疫原性,組成部分(磷脂)的高度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增加藥物(在體內)的濃度及保護藥物不被降解。它們容易與各種配體和功能分子進行修飾,可用于靶向遞送藥物和基因藥物。
應用案例
脂質體是以磷脂為壁材,在水中自聚集形成的具有雙分子層結構的一種超微球狀粒子,磷脂的親水性頭部形成雙分子層的內外表面,親脂性的尾端脂肪酸鏈形成雙分子層的疏水核心區域。寡聚糖、殼聚糖、藻酸鹽、乳清蛋白等也能作為膜材添加到脂質體中,提高其穩定性并調控藥物的釋放。
應用方案
脂質體在全制備過程中,由于粒徑的大小和分布情況對后續的穩定性、包封率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脂質體的粒徑控制是脂質體制備過程中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脂質體粒徑控制的方法目前比較多,相對而言要減小粒徑達到所需要求也比較容易,但是要篩選出一個既穩定可靠、又重現性好、還適于生產放大的工藝,仍需費一番思量。在諸多方法和設備中如何去選擇,最終還需依賴脂質體的基本結構特點、自身在研脂質體品種的特殊性而決定。有機相與水相水化形成脂質體后往往其粒徑的大小和分布不符合要求,必須予以適當的整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粒徑控制。脂質體的平均粒徑和粒度分布是脂質體藥品的關鍵,目前可以用以控制粒徑的方式主要有超聲波、剪切、均質、擠出四種。
解決方案
在脂質體整粒工藝這一方面,大家需要參考的其實主要是兩種,一是直接擠出 二是先均質后擠出。簡而言之就是可以通過擠出、機械設備分散等多種工藝,通過不同直徑、孔徑的規格納米級薄膜過濾,可制備出粒徑為50nm、100nm、200nm、400nm、800nm、1000nm的納米乳劑、脂質體、混懸劑等。前一種往往會對原料的要求相對來講比較高。如果需求量相對比較少的時候可以采用氣動或者是手動的方式,但是如果要大批量生產的話還是要使用高壓的方式,而先均質后擠出的話對于整個原料的要求相對來講并不是特別的高,但是最好先將樣品進行均質處理,然后再通過擠出器擠出,否則非常容易出現堵塞的情況,這一點是大家在脂質體擠出器的選擇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
PhD優勢
溶劑與溶質純度均較高,初步溶劑化制備的的脂質混懸液雜質與大顆粒含量較低時,可以直接通過過濾擠出初步處理的物料懸浮液。對于包含大顆粒或聚團較多的脂質混懸液,最好先用高壓均質機均質處理掉大顆粒或團聚較大的物料,初步處理的物料懸液再通過脂質體擠出器進行過濾擠出,這樣不容易堵塞聚碳酸酯膜,又可以獲得粒徑分布均勻且集中的終產物。
1、制得的粒子粒徑小
2、粒度分布窄且均勻
3、效果顯著
4、數據重現性強
5、可大批量連續生產
南京納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 蘇ICP備2023017246號-1